Cover of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Already a subscriber? - Login here
Not yet a subscriber? - Subscribe here

Browse by:



Displaying: 101-120 of 428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論 著 / articles
10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39
Chung-Kee Lee 李仲 驥
From Aquinas’ Analogy to Ian Ramsey’s Models and Disclosures – the Possibility of Religious Language Then and Now
從阿奎那的類比法到藍聖恩的 「模型」與「揭示」 ──宗教語言可能性的古與今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The search for a proper language for God-talk is a perennial task in theology as well as in philosophy. From times of antiquity, the use of analogy was employed in different realms of knowledge. Yet it was not until the medieval era, primarily through the effort of Thomas Aquinas, that analogy was used extensively in religious discourse. However, Thomistic analogy was not accepted by all. The contention between univocal and analogical use of words was never settled. The contemporary scene adds further fuel to the debate. Logical positivism claims that God-talk is totally meaningless, as truth claims can never be established in such a domain. And some critics say that religion belongs to the world of the ‘un-sayable’ and silence is the only response. The situation demands an urgent response from the side of the religious thinkers, and Ian Ramsey, previous Nolloth professor of Philosopy of Christian Religion at Oxford University, has taken up the task to face this challenge. Ramsey’s job is twofold. First, he is of course concerned with defending religious discourse against such philosophical critiques. At the same time, he is eager to show how theological apologetics could actually benefit from the tenets of Logical Empiricism. His method of ‘models’ and‘disclosures’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empirical relevance of religious language. Such approach also reveals that religious discourses do containsomething more than the narrowness of meaning and truth set down by the logical empiricis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lace Aquinas’ analogyside by side with Ramsey’s models approach and see how they compare and contrast each other. Specifically, we will see how these approaches haveroughly the same dynamics of going from what is seen to what is unseen in talking about God. We will also see how the two projects differ owing to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in their ontology.
10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39
張雪 珠 Maria Chang Hsüeh-chu
概念與存有 ──康德與黑格爾論上帝不可知或可知
Concept and Being—Kant and Hegel on Unknowability or Knowability of God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康德與黑格爾在知識論立場上的分歧,如水火不相容,有關於此,他們 各自賦予上帝觀念的懸殊意涵,是一個清楚的指標。他們兩位有一個共同的 上帝觀念,即「至真實存有」(ens realissimum),但是這個上帝稱號在雙方 所含有的意義,迥然不同。康德與黑格爾在有關對上帝的認知立場上的不 同,應當可以歸因於他們對上帝問題的旨趣的不同。他們旨趣的差別,則與 他們各自秉持的神學世界觀的歧異,息息相關。本文要從他們各自的形上旨 趣觀點與哲學論述的方法,剖析和比較他們有關上帝觀念的論述。
10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39
陳政 揚 Cheng-Yang Chen
程明道與王浚川人性論比較
Comparison of Human Nature Theory between Cheng Mingdao and Wang Junchua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王廷相為明代最為推崇張載氣論的思想家之一。但在人性論上,他卻屢 屢引證程顥的言論,而與張載意見相左。王廷相反對「離氣言性」的論性進 路。他指出,自張載以來,宋明儒者將人性分為「義理之性」和「氣質之性」,是一種背離孔子哲學的觀點。他認為,人性即是人的「氣質之性」,根本不 存在著一種不同於人之氣質的「本然之性」。因此,王廷相不僅主張「生之 謂性」說,強調人性兼具善惡,而且他認為這些論點都可以直接從程顥的思 想中找到支持的證據。如此一來,彷彿二者在人性論上見解相通、立場相同。 但在晚近宋明理學研究成果中,則是將前者歸屬於明代「氣本論」的代表者 之一,而把後者視為「圓頓的一本論」的代表者。在此區分中,王廷相與程 顥的思想卻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本文嘗試通過當代宋明理學的研究成果,並 進一步指出,王廷相與程顥在人性論上的差異,不僅是前者以分解的方式而 後者以圓頓的方式探討人性。更重要的是,由於王廷相在探討人性時不同於 程顥的圓頓一本論;因此,兩人雖都肯定不當離開氣質之性而探討人性,但 是程顥在一本論中仍圓融的接受「義理之性」和「氣質之性」的區分,而王 廷相卻是根本的排除了人具有「義理之性」的可能。基於此,本文由「何謂 人性?」、「人性是善?是惡?抑或二者兼具?」,以及「如何使人去惡從 善?」三組議題,探討程顥與王廷相人性論的異同。
10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39
彭文 本 Wen-Berng Pong
阿利森對康德「自由理論」的詮釋
On Allison’s Interpretation of Kant’s Theory of Freedo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要處理阿利森對康德自由理論的詮釋,這也許是他被攻擊最多的詮 釋。他把康德的自由理論區分為1781 之間的自由理論〔以《第一批判》的 內容為主,他稱為半批判的道德理論(Allison, 1990: 67)〕與成熟的自由理 論〔以《第二批判》為代表〕。阿利森在《康德的自由理論》一書第一部分 中展開他對於《第一批判》的自由理論,他的核心命題是:這個時期康德想 要論證一種理性的行為能力,它建立在一種實踐的自由之上;在《康德的自 由理論》的第三部分中,阿利森進一步主張,為了第一個自由理論的證成問 題,康德發展了第二個較成熟的自由理論,康德在這裡提出先驗自由的概念 作為實踐自由得以證成的關鍵。而阿利森認為在1785 年的《道德形上學基 礎》中對先驗自由的證成是失敗的,康德直到《第二批判》才成功地解決先 驗自由的問題,他稱康德這組論證為「相互包含命題」和「理性事實學說」。 本文主要目的要嘗試重構阿利森的論證,並且在一些關鍵點提出自己的 評論。
10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39
工藤卓 司 Takushi Kudo
《賈誼新書》之禮思想
The Conception of Li in Jia Yi Xinshu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賈誼是在西漢文帝時代的政治思想家。當時對「禮」的關心有升高的趨 勢,賈誼即是此潮流的引導者之一。前人研究每每指出賈誼的禮思想是受到 《荀子》影響,但實際上,《賈誼新書》受《荀子》的影響並不明顯。相反 地,賈誼談「禮」較常引用的是《管子》、《青史氏之記》、《學禮》、《曲禮》、《王制》等古文獻。本論文根據以上的事實,首先透過《賈誼新書》的「可視化」、「規訓化」 構造來探討賈誼的「禮」思想,最後論及《荀子》與《賈誼新書》之關係。 雖然兩者間思想構造很類似,但《賈誼新書》中從未提及「荀子」二字。可 能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賈誼強烈意識到「秦」的存在。漢初必然貶低秦,荀子正是秦相李斯的老師,所以不能提「荀子」之名。第二,賈誼所參考的 書籍不只《荀子》,還包含相當多今人未知未見的古文獻,並非一定要引用 《荀子》。這一點我們不該忽視,並應當重新評估荀子在漢初思想界的地位。
10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8
顧史 考 Scott Cook
上博簡〈凡物流形〉初探
A Trial Exploration of the Shanghai-Museum Bamboo Text “All Things Flow into For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隨著郭店楚簡〈太一生水〉、上博楚簡〈恆先〉等文本的出土,中 國先秦形而上學的研究乃多有新資料及新範疇可探討。然資料仍是不 斷公布,適才出爐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中,即有題為 〈凡物流形〉的一篇(有甲、乙兩本),饒具形而上學的意義,對先秦 思想史研究的價值極其珍貴。如《楚辭•天問》所提:「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等名句相類,〈凡物流形〉亦多以疑 問句成篇,如:「凡物流形,奚得而成?流形成體,奚得而不死?」等,並且處處押韻,兩書之間的關係頗饒興味。此外尚有與《莊子》、《淮 南子》等書中形而上學方面的段落相近的章節,然其間亦多有出入可 談。本文擬先就〈凡物流形〉前半篇提出若干釋讀方面的意見及約略 的解說,以供大方之家參考指正,作為學者進一步探討其形而上學意 義的基礎。
10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8
張雪 珠 Maria Chang Hsüeh-chu
黑格爾論知上帝
Hegel on the Cognition of God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對黑格爾來說,上帝是「哲學的唯一對象」,意思是,哲學要在上 帝內認知一切,將一切引向祂,從祂來說明一切;因此哲學即是神學,也是對上帝的崇拜。在他的哲學裡,上帝是哲學的結果也是其預設,是其目標也是它的開始。黑格爾的思辨哲學是在與其他哲學觀點的對話中形成。對於上帝 之知,他強烈反對的是啟蒙時代的三種不可知論:沃爾夫代表的理性 主義的神學、康德的批判哲學與雅各比開始的感覺神學。理性神學的 不可知論建立於客觀觀點,批判哲學與感覺神學則是出自主觀理由否 認人認知上帝的可能性。這三種不可知論,黑格爾認為,它們的共同 點是,都是建立於知性的認知,不是真正出自理性的認知。他論述,理性不僅能夠認知上帝存在,而且能夠認知祂是什麼。
10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8
何志 青 Jih-Ching Ho
推論證成與遵循規則
Inferential Justification and Rule-Followin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傳統知識論接受推論之證成概念:一信念的證成是藉由其他的信 念(或狀態)合理推出該信念。推論證成立即導致「無限後退」的問 題,因為具證成能力的信念(或狀態)本身亦需要被證成。本文嘗試 提出不會無限後退的推論證成。首先分析傳統推論證成理論具有三原 則:狹義推理理論,形式主義的推理概念,以及單線後退的證成方向。此三原則必須被修正,並取代之以新原則:廣義推理理論、實質主義、平衡互動的證成方向。這些原則所組成的新推論證成理論不再有無限 後退的問題。
10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王志 輝 Zhi-Hue Wang
第三人論證與柏拉圖之理型論
The Third Man Argument and Plato’s Theory of Form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的主旨在於,討論如何藉由柏拉圖自身理型論的立場,來避 免他在《巴曼尼德斯篇》所提出的「第三人論證」( Third Man Argument)的問題。根據Geogory Vlastos 的看法,這個論證乃是建 立在兩個隱藏的假定上:「自我表述」(Self-Predication)以及「非同 一性」(Non-Identity)假定。近年來,出現了許多詮釋,企圖藉由證 明「自我表述」假定並非柏拉圖理論之一部分,來避免第三人論證。 然而,本文試圖證明,第三人論證的錯誤並非在於「自我表述」假定,而是在於「非同一性」假定。換言之,我們可以藉由證明「非同一性」 假定乃是一個錯誤的、根本不會被柏拉圖理論接受的命題,來避免第 三人論證。除此以外,本文試圖指出,柏拉圖提出第三人論證,實際上並非 為了要進行某種對自身理論的批判。反之,本文認為,柏拉圖在《巴 曼尼德斯篇》132a1-b2 以及132d1-133a7 所設計的兩個第三人論證版 本,應是為了要警告一般人對其理型論中有關理型與個物關係,亦即 「分有」關係,可能產生的誤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錯誤地以一種 物質論的方式解釋分有關係,那麼理型論必將陷入大性逆推(Largeness Regress);另一方面。若我們將分有看成是一種現象個物與理型間的相 似關係,但將這種相似理解成一種對稱性的關係,那麼,理型論就必 將陷入「相似性逆推」(Likeness Regress)。
11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鄭志 忠 Jyh-Jong Jeng
共感與超感性者:鑑賞判斷的規範性
Sensus Communis and the Supersensible:The Normativity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反對將鑑賞判斷的規範性建立在道德上。主要的進路是:藉 由鑑賞判斷的模態環節的特殊地位與功能來闡明審美規範性的獨特 性,即鑑賞判斷的規範性內容構成判斷本身的內容;藉由明辨「構成 性的」/「規約性的」的這個區分在兩個不同的脈絡之運用──即不 僅用來區分知性法則和理性原則,同時也用來區分數學性法則和力學性法則──,以便嚴格區分兩種不同的共感:純粹的和理想的共感。 「純粹的共感」是構想力與知性的自由遊戲的結果,它既是一種情 感,也是一種感受能力(鑑賞力),而且又是判斷的構成性規範與原 則。「理想的共感」則是「純粹的共感」與道德情感的先天連結,它 是構想力、知性與理性協調一致的結果。就規範性效力而言,純粹的共感類比於知性的力學性法則(例如,自然因果律);但理想的共感 對於鑑賞判斷卻只是規約性的,就如理性原則對於經驗判斷一樣。美 能夠象徵道德,正是因為美感本身是純粹的,不是反過來;否則的話,鑑賞力的自律將遭受侵犯。「理想的共感」可以用來引導鑑賞力合目的性地自我銳利與純化,以便藉此提高人性,使得一個合乎道德理想 的人文世界的建立「實用地」變得可能。本文最後,診斷康德為什麼 「彷彿」將美建立在道德上的理由,其實就在於他的批判的自然目的 論的「實用意義」中。
11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杜保 瑞 Bau-Ruei Duh
對朱熹在《知言疑義》中 批評胡宏的方法論反省
The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 about the Criticism to Hu Hong in The Doubt of Zhi Yan by Zhu Hs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討論《知言疑義》中朱熹對胡宏的批評意見,企圖澄清兩造 思路的差異,從而各自呈現兩家思維的特色與要點。《知言疑義》中 胡宏的文句多半是本體工夫論合構的發言,因此語多跳躍,致引朱 熹之批評。朱熹即由性善論的本體論立場批評胡宏有「性無善惡」之 說,及由存有論思路的「心統性情說」批評胡宏的心性相關語句之不 佳,以及由「未發涵養已發察識」的工夫次第思路批評胡宏並未重視 平日涵養一節。本文將藉由作者所提之「實踐哲學的解釋架構」,以 及「存有論哲學」的問題意識分析,以澄清兩造哲學問題意識的不同,因而並未形成真正的衝突,從而亦藉此說明朱熹與胡宏各自論學之 重點意旨。
11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9 > Issue: 37
彭文 本 Wen-Berng Pong
自我意識與良知──牟宗三與費希特的理論之比較研究
Self-Consciousness and Conscie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eories of Mou Zongsan and Ficht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西洋哲學家通常把「自我意識」當作理論哲學問題,而把「良知」 當作實踐哲學問題,兩者分屬不同的哲學領域。中國哲學自孟子以降 的心學傳統則有一種特殊的傾向,亦即將兩個問題都放在實踐哲學領 域來處理,而當代新儒家的牟宗三(1909-1995)把這種理論傾向發揮 到極致。費希特(J.G. Fichte, 1762-1814)則是西洋少數將兩者當作實 踐問題來處理的哲學家。值得注意的是,兩人都以批判康德的「自我 意識」理論得出實踐意義的「自我」的結論。本文想要論述以下兩點: (1)兩人具有類似的「實踐自我」的理論;(2)牟宗三將「實踐自我」等 同於「良知」,而費希特則將「實踐自我」視為純智的思想,「良知」 則是道德情感,兩者並不等同。
11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6
鄧小 虎 Siu-Fu Tang
《荀子》中「性」與「偽」的多重結構
The Multi-layered 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of Nature (xing) and Artifice (wei) in the Xun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首先釐清「性」和「偽」在《荀子》中的定義和用法。本文 將指出,「性」和「偽」都各自有兩個定義,並且對於這兩個概念來說,相對應的兩個定義構成一種兩重的結構──即相關的兩個定義並不僅 僅指向該概定的兩個面向,同時彼此之間具有一種遞進的、有層序的 關係。本文將進一步論證,「性」的兩重結構和「偽」的兩重結構可以重疊構成一種三重結構──即人天生的質具,人天生質具的表現和轉 化,以及因此成就的完善人格和文化秩序。這種三重結構不但能澄清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意義,並且印證了《荀子》所說的「性 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性偽合而天下治」。本文亦 將說明,「偽」強調的是人類思慮、反省的能力;「性」、「偽」結合而成的三重結構,描述了人通過思慮、反省的過程,以達致自我轉化和 自我實現。同時,正正是通過這種三重結構,《荀子》證立儒家禮樂的 合理性──禮樂代表了人類的自我規範,而這種自我規範必須通過思 慮和反省才能達成。
11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6
王曉 波 Hsiao-Po Wang
兼儒墨、合名法──《尸子》的哲學思想及其論辯
Incorporating Confucianism & Mohism, Combining Min & Fa: “Shi Z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nd His Contention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劉向《別綠》曰:「楚有尸子,疑謂其在蜀,今按《尸子》書,晉 人也,名佼,秦相衛鞅客也。衛鞅商君謀事畫計,立法理民,未嘗不 與佼規之也。商君被刑,佼恐並誅,乃亡逃入蜀。自為造此二十篇書,凡六萬餘。卒,因葬蜀。」自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出土《黃帝四經》以來,學者漸認識先 秦及漢初所謂「黃老之學」的全貌,才漸理解太史公所謂「道家」為 「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實是戰國時代興起了 一般整合春秋以來各家學術思想的學風。《尸子》書正如班固所言「兼 儒墨,合名法」,其實還包括了老子哲學和脫離不了陰陽思想,是一本戰國時代的著作,班固無以歸類而歸類之於「雜家」。老子的「道」是一種抽象普遍的原理原則或規律,並不是人的感 官感覺所能認識的,也不是人的主觀意志所能改變的。所以,老子強 調「無為」、「自然」,而「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為之於未有,治 之於未亂」。故《尸子》亦言:「執一之道,去智與巧。」(〈分〉)「(愛 民、好士,力於朝)三者雖異,道一也。是故曰:審一之經,百事乃 成;審一之紀,百事乃理。」(〈發蒙〉)「年老者使塗隙戒突,故終身 無失火之而不知德。」(〈貴言〉)「不出戶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 方,知反之於己者也。」((處道))「明君不用長耳目,不間諜,不強 劉向《別綠》曰:「楚有尸子,疑謂其在蜀,今按《尸子》書,晉 人也,名佼,秦相衛鞅客也。衛鞅商君謀事畫計,立法理民,未嘗不 與佼規之也。商君被刑,佼恐並誅,乃亡逃入蜀。自為造此二十篇書,凡六萬餘。卒,因葬蜀。」 自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出土《黃帝四經》以來,學者漸認識先 秦及漢初所謂「黃老之學」的全貌,才漸理解太史公所謂「道家」為 「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實是戰國時代興起了 一般整合春秋以來各家學術思想的學風。《尸子》書正如班固所言「兼儒墨,合名法」,其實還包括了老子哲學和脫離不了陰陽思想,是一本 戰國時代的著作,班固無以歸類而歸類之於「雜家」。老子的「道」是一種抽象普遍的原理原則或規律,並不是人的感 官感覺所能認識的,也不是人的主觀意志所能改變的。所以,老子強 調「無為」、「自然」,而「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為之於未有,治 之於未亂」。故《尸子》亦言:「執一之道,去智與巧。」(〈分〉)「(愛 民、好士,力於朝)三者雖異,道一也。是故曰:審一之經,百事乃 成;審一之紀,百事乃理。」(〈發蒙〉)「年老者使塗隙戒突,故終身 無失火之而不知德。」(〈貴言〉)「不出戶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 方,知反之於己者也。」((處道))「明君不用長耳目,不間諜,不強
11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6
陳平 坤 Ping-Kun Chen
吉藏《中觀論疏》所開「實相」法門之義蘊
On the True Reality Doctrine Connotation Revealed by Chi-tsang’s Commentary on The Middle Treatis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的主旨是在探討吉藏疏解龍樹造頌、青目注釋的《中論》文 義時,透過諸如「顛倒」與「非顛倒」、「我」與「無我」、「生滅」與 「無生滅」、乃至「俗諦」與「真諦」等相對概念的往復論議,而嘗試 為我們所開設的「入實相門」,到底涵蘊怎樣的哲學思考。作者希望藉 由本文所從事的思想分析、以及其相關義理的闡發,顯示吉藏佛學中用以回應「所謂『真實』是什麼」、「怎樣才能觀見『真實』」此項重要 議題的一個側面。本文的文獻依據,主要是《中觀論疏》,同時旁及吉藏的其他論著。而所採取的研究進路,則為義理闡釋之進路。至於方法,主要通過對 其概念意涵的解析、問題背景的回復、以及義理涵蘊的追究,來達成 展示吉藏所建「實相」法門之哲學思考的論文目的。本文的主要論點,略可總括如下:(1) 吉藏認為站在「畢竟空」的諸法實相之上,由於「有」、「無」 乃至「一」、「異」等概念皆不可得其真實的建立依據,因此,經論或說「有我」、或說「無我」,乃至或說「常」、或說「無 常」,雖然並非沒有相對的教化意義,但是,施設它們的根本 意趣,卻只在於指歸心遊一切法而皆「無所得」的聖智境界。(2) 吉藏指出眾因緣所生的假相或幻有之法,是不離於「實相之 體」的「實相之用」;而徹底來說,它們「亦是實相」。因此,如果了解幻有或假相的存在本質,即是緣起;進而不住著在 這樣或那樣的幻有、假相之上,便可開啟「實相之門」。(3) 在吉藏論說中,用以引導我們開啟「實相之門」的基本理路,乃是掌握住不離於「因緣」之義的「二諦」教說,來分析、辯明諸如「有」與「無」、「常」與「斷」、乃至「生」與「滅」、「顛倒」與「不顛倒」等法目,根本乃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因緣假說,因此,如果想要逼近真實,就得卸除足以形成虛妄表象的心識運作模式,亦即熄滅那些 不能正觀諸法性相的「異想分別」。
11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6
蔡龍 九 Lung-Chiu Tsai
論陳建《學蔀通辨》之貢獻與失誤
Some Observations on Chen Chien’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Veiled Theories (Hsueh-Pu-Tung-Pien): It’s Merits and Flaw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探究《學蔀通辨》對於《朱子晚年定論》、《道一編》等傾向 於朱陸調和之作品,所提出的批評內容。分別探討《學蔀通辨》中的 合理處與失誤處,並說明理由,以及此書批評效果。最後,衡定《學 蔀通辨》,並總結此書的貢獻及失誤,依此反省「朱陸異同」之爭論,是否有更清晰的處理方式。
11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6
吳澤 玫 Tse-Mei Wu
論羅爾斯的公共理性觀
On Rawls’s Idea of Public Reas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的目的在於闡明羅爾斯的公共理性觀念,並對之提出分析與 批判。對羅爾斯而言,公共理性是民主公民身份的一種理想,它要求 人們只能根據所有公民都能合理接受的理由來進行基本政治問題的討 論。於是,公共理性可以在當代自由社會具合理多元的既定事實下,促成政治共識的產生。在這篇文章裡,筆者首先檢視羅爾斯提出的公共理性觀念。其次,筆者將討論四種對公共理性的批評。第三,筆者將分析羅爾斯晚期對 公共理性觀念的修正是否、以及如何能夠對這些批評做出回應。在結 論中筆者將指出,若缺乏具良好素養的公民,則羅爾斯依然無法解決 群眾理性的問題。
11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5
蔡家 和 Chia-He Tsai
黃宗羲與陳確的論辯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Debate between Huang Zong-Yi and Chen Chien-Chu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黃宗羲與陳確(乾初)的論辯,於明末清初的哲學轉型中,是 一重要公案,也代表著宋明儒學的轉型而過渡到清儒實學的開始。在近人研究中,或是把陳乾初的思想看得太高,認為黃宗羲晚年思 想受了乾初的影響而改變;或是把乾初的思想貶得太低,把它等同 於告子生之謂性的傳統。同樣地,近人研究,對於黃宗羲思想的定 位亦不清楚,亦不能給予一合理而中肯的地位。有些學者以黃宗羲對於陳乾初墓誌銘的四次改寫作為研究題 材,或是站在黃宗羲的前三次觀點,批評陳乾初思想「以欲為首 出」;或是以黃宗羲的第四次墓誌銘改寫為觀點,認為黃宗羲晚年 思想往陳乾初方向靠攏。以上論點,皆有未當,吾人認為,黃宗羲 的前三次墓誌銘的改寫裡,錯認了陳乾初的思想,以為乾初否定宋 明儒學思想,而為荀子、告子的後天之學的傳統。到了第四次墓誌 銘改寫裡,看出了陳乾初思想的力行實踐之義理,故不予以批評,但亦看出乾初思想非蕺山學的正宗,有其自己的一套光明正大義 理,不至於淪為荀子、告子的後天之學,亦不會下委流為以欲為首 出的學問。
11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5
劉創 馥 Chong-Fuk Lau
康德超驗哲學的自我認知問題
The Problem of Self-Cognition in Kant’s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首先分析康德的「超驗」概念,由此展開討論「超驗認知」 的理論問題。所謂「超驗認知」是有關認知能力本身的先驗認知,包 括感性和知性的區分,以及時空範疇條件等。雖然康德的超驗哲學以 研究主體的認知能力為核心,以解釋客觀經驗和知識的可能性,但是 這些「超驗認知」本身的理論地位卻不甚清楚。一方面,它們不能是透過內感而得到關於「現象我」的描述,因為這些最多只是經驗認知,不能作為超驗哲學的基礎;另一方面,康德又批判傳統理性心理學,認為我們不能僅透過理性推論而得到關於「本體我」的先驗認知。對 康德而言,根本不存在任何先驗的「自我認知」,但他卻容許智性的「自我意識」,即「純粹我思」或「超驗統覺」。由於缺乏相應的內感,超驗統覺本身還不算是認知,但透過反思的抽象和比較活動,我們能分 析認知結構。不過超驗認知並非直接關於人類這個物種的認知機制。康德的超驗哲學不是認知科學或超驗心理學,而是對於有限理性者的 認知結構的概念分析。
12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8 > Issue: 35
陳聲 柏, 李 巍 Sheng-Bo Chen
從「物」、「實」之別看公孫龍名學的價值 ——以荀況為參照
Distinguish the Notion of ‘Wu’(物) and ‘Shi’(實), Review The Ming-xue(名學)of Kong-sun Long : Use Xun-Zi as a Referenc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先秦諸子論名,旨在匡正名實相怨的時弊,公孫龍也不例外。但 是其以實正名的學說宗旨,卻並不為同時代諸子贊同,以致荀況斥之 為「惑於用名以亂實者也」(《荀子‧正名》)。究其原因,乃公孫龍所 論之名,與此時代之一般理解旨趣殊異。概言之,公孫龍看到了「名」 的兩種用法。即,名既可命物(個體物),是為「物名」;亦可命實(個體物的性質),是為「實名」。公孫龍特別強調的是為當時人所忽略的 後一種用法,其價值與其說是邏輯的,不如說是形而上學的。因此,不論與同時代諸子相比,或從其後中國哲學發展的思維取向來看,公 孫龍的這一發現和闡述都是獨特且別具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