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Already a subscriber? - Login here
Not yet a subscriber? - Subscribe here

Displaying: 41-60 of 428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論 著 / articles
4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 Issue: 53
Wim De Reu 魏家豪
On Goblet Words: Coexistence and Writing in the Zhuangzi
論巵言─《莊子》之共存與寫作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frame the state of research on the notion of goblet words (zhiyan) in the Zhuangzi. Recent studies predominantly view the notion of zhiyan as referring to peculiar stylistic forms exhibited in the Zhuangzi—forms such as dilemmatic questions and paradoxes. In this article, I question the quick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forms as zhiyan. I argue that zhiyan are essentially definite yet provisional simple-form utterances located on the level of everyday interaction and coexistence. On this level, the peculiar stylistic forms do not play their part. However, such stylistic forms do become indispensable in discussing and recommending zhiyan. It is on this meta-level—for the Zhuangzi, the level of writing—that we find these forms employed. Based on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we may stretch the label ‘zhiyan’ to include such forms but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any such extension is secondary to the use of language in coexisting with others.
4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7 > Issue: 53
廖育正 Yu-Zheng Liao
朱子心性論可以回應道德責任歸屬嗎?
Can Zhu Xi’s Theory of Mind Respond to Moral Responsibilit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在談論道德責任(moral responsibility)歸屬時,一種常被接受的看法是:某人對某事具有道德責任,若且唯若某人在自由意志下,促使了某事的發生。換句話說,若是人無從避免去做一件道德上應受譴責的事情,則不被歸屬道德責任。而朱熹(1130-1200)以心統性情的義理架構,作為其倫理思想的心性論基礎,這樣的系統究竟能否歸屬道德責任?當代學人對此有許多歧見。他們的意見為何產生衝突?朱子心性論可以回應道德責任歸屬嗎?這是本文意欲探究的重點。本文的結論是:當代學人各條研究進路之糾結,大致可以視為相容論與不相容論之爭的中國式展開;對此大哉問,形上學一日不得解,便一日沒有答案。然而在上述糾結之外,若還有回應問題的空間,或許在於以本體工夫論,兼及體驗論的視野,將心詮釋為性情的突現(emergence),去照應涵養省察、格物致知、克己主敬等思想─進而能將Peter van Inwagen 的話改寫為一種中國式的言說:心性情之間,別有一種神秘的工夫。
4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林宏星 Hong-Xin Lin
朱子論真知及其動機效力
Zhuxi on True Knowledge and It’s Motivational Efficac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試圖通過對朱子「真知」概念的內容和結構的分析,說明「真知」概念所包含的動機效力,並藉由T. Nagel 的理論,以回應休謨式問題的詰難。對於「知而不能行」之知,朱子認為這種知只是淺知,而真知則必能行。依朱子,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下對何為最好的知道得越深,他就越可能依其判斷去行動,當一個人之知達到了最高的程度,他便完全會依知而行。這種知(真知)不僅是對所當然之則之知,也是對所以然之理之知,而這種所以然之理原在自家身心上,經由反省體驗而得,因而具有在道德行動中決定如此而不如彼的動機效力
4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陳榮華 Wing-Wah Chan
羅逖的脈絡重整與高達美的視域融合
Rorty’s Recontextualization and Gadamer’s Fusion of Horizon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首先指出,無論羅逖(Rorty)的脈絡重整 (recontextualization) 和高達美(Gadamer)的視域融合 (Horizontverschmelzung, fusion of horizons) 都是思考的過程。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理論,但都是獲得知識的方式。然後本文要證成,脈絡重整無法得到實有的知識,也無法完成羅逖的啟發哲學 (edifying philosophy) 的理想,這是說,脈絡重整無法突破已有的哲學典範,創立新的哲學典範,以提出創新的哲學知識。但高達美的視域融合卻可以避免脈絡重整的困難,讓人能理解實有,也可突破而得到創新的知識。因此相對而言,高達美的視域融合是較合理的思考理論。
4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林薰香 Shing-Shang Lin
瞬間的永恆─海德格《尼采》與《存有與時間》之研究
The Eternity of the Augenblick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海德格於《尼采》(1961)以存有理解為基礎接續《存有與時間》對存有和時間的追問,論點則由《存有與時間》存有者的存有、向來屬我性(Jemeinigkeit)的個體性轉向存有者整體(das Seiende im Ganzen)、存有本身,因而出現與前期哲學有所延續卻又不同的關係。透過對尼采永恆輪迴學說與強力意志的詮釋,海德格於《尼采》提出「瞬間的永恆(Ewigkeit des Augenblicks)」。如此意義下的永恆與時間及自身性有關,而且和《存有與時間》的瞬間(Augenblick)概念及自主式的自由具有某種相似性,因此本文以《尼采》為主,並藉助《存有與時間》的相關論述,探討海德格有關瞬間和永恆的概念,以及瞬間、永恆與人的可能關係。
4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魏嘉華 Chia-Hua Wei
倫理的意向性分析─以郎尼根思想為框架
Intentionality Analysis of Ethic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郎尼根主張倫理意向性分析顯示出倫理行為是動態的。它包括:實在的知識、價值反省、價值判斷、決定與行動。實在的知識是透過認知理論的應用而達成的。再者,人基於對價值的無私渴求,會繼續追問一個更深的問題:「我應該做什麼?」如此人便進入倫理反省的範圍。在倫理反省中,人透過情感而意識到價值。此外,情感對價值的回應發生在情感視野中,情感視野會對價值範圍建構出一個方向,它會特別影響價值詢問、價值反省、深思熟慮、價值判斷、決定與行動。至於價值反省與價值判斷,通常是習慣性的。當人遇到新情境、新的情感和價值判斷的新問題時,人會啟動價值反省和價值判斷的新過程。倫理反省是可以自我修訂。人根據價值判斷,而作出決定與實踐決定。
4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2
李雨鍾 Yu-Zhong Li
「空」、「氣」之爭及其背後的道德實踐問題─熊十力思想中的儒佛之辯新探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Emptiness” and “Qi”, along with the Problem of Moral Practic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熊十力是現代新儒家中極具影響力,也極富爭議性的人物,本文則嘗試透過圍繞在其身上的爭議性話題,進一步探入其背後所關涉到儒佛之爭及道德實踐問題。本文首先對照分析熊氏《新唯識論》(語體文本)中「心-境」結構和宇宙論架構之間的深層關係,進而揭示出其背後所隱含的「空」與「氣」之爭,前者乃是熊氏有取於大乘佛學(尤其是空宗)之處,後者則是熊氏獨尊的儒家(易學)思想系統所牽動的隱藏性線索;本文試圖表明,熊氏對佛家「空」的觀念的吸納,實際上引發了儒學系統中「氣」之坐標的移動與重置,而「氣」及其背後支撐起的實存性體驗又影響了熊氏思想中「空」的形態。藉由「空」與「氣」之間共生而衝突的張力,我們一方面將得以一窺形塑熊氏思想形態的獨特因素,另一方面則可以進一步追問其背後所反映出的,熊氏在儒家「仁心」與佛家「悲心」之間的倫理抉擇,並重新思考此二家在道德實踐問題上各自的利弊得失,由此我們方能真切體會到熊氏由佛轉儒背後的道德關懷與深刻用心,而其中所呈現出的問題結構至今仍值得深思。
4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1
洪巳軒 Szu-Hsuan Hung
從《韓非子》「人設之勢」 論政治權力之鞏固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Man-Made Shi” in Hanfei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如果政治權力是一種命令者有意圖的以各種方式促使他人服從其對於 有價值之資源的支配性分配活動,那麼如何建立政治的權力關係就成為最關 鍵的焦點。《韓非子》認為道德性的權力關係在理論上雖然可能卻不可行,是以主張透過法令的制定以作為權力的形式要件。並以賞、罰為政治權力的 實質要件,在以人情好利惡害為理論基礎下,透過權力者於發布命令時所挾 帶的教育、經濟與武力之優勢資源,認定權力對象會選擇放棄抵抗而採取服 從行為,權力關係由是建立。
4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1
鄧敦民 Duen-Min Deng
自然演繹法系統之比較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Natural Deduction System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自然演繹法(natural deduction)是大多數基礎邏輯課程中所教的證明 系統,然而不同的教科書所採用的自然演繹法系統不盡相同,造成了教學與 學習上的困擾。特別是在量詞推論規則上,我們有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其 中一個系統(本文稱之為「Gentzen 系統」)使用了一條看起來較為複雜的 「存在個例化規則」(existential instantiation),而另一個系統(本文稱之為 「Copi-Kahane 系統」),則是用了一條看起來較為簡單的存在個例化規則。 雖然目前大部分中文邏輯教科書都採用了「Copi-Kahane 系統」的規則,然 而也有少數中英文基礎邏輯或中階邏輯教科書是採用「Gentzen 系統」。這造 成了教學上的一些問題,例如它也許會造成基礎邏輯與中階邏輯課程銜接上 的一些難度。在本文中,我將從邏輯教學的觀點來比較「Gentzen 系統」與 「Copi-Kahane 系統」的優劣,並對於我們應該採用哪一個系統來教學提出 我的建議。
5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6 > Issue: 51
韓曉華 Hiu-Wah Hon
論牟宗三對「哲學語言」的理解: 從牟譯《名理論》來看
Mou Zong-san on Philosophical Languag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認為牟宗三先生重新翻譯維特根什坦的《名理論》之目的,固然 是吸納與消化萊布尼茲與羅素等的邏輯分析一套之思考於其《認識心之判批》 內,即對邏輯系統作出重新之疏解。然而,牟宗三先生以「分解地說」與「非 分解地說」來重新釐定維氏的「可說」與「不可說」,則表達了他對「哲學 語言」的理解。此「哲學語言」的理解至少具有兩重意義:一是牟宗三先生 所論「哲學」之可能根據;二是牟宗三先生以其獨特的「哲學語言」觀對 經典詮釋方案的可能依據。依此,梳理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語言」觀,即具 有能理解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兩大重要工作(哲學思想和哲學詮釋)的 意義。
論 著 / articles
5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傅皓政 Hao-Cheng Fu
論死亡之剝奪說
On Deprivation Account of Death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伊比鳩魯在〈給美諾西厄斯的信〉中提到死亡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所 以根本無需懼怕,我認為在他的論證中潛藏三個非常重要的預設:(1)快樂 主義;(2)物理主義以及(3)存在要求。表面上看起來,伊比鳩魯的論證 似乎是成立的,由於人死亡之後就沒有任何感覺,也就不會有任何快樂或痛 苦的感受,所以,對死亡者本身而言,他顯然無法評斷死亡這個事件對自己 而言到底是好或不好。然而,沒有實際感覺到某個事件所帶來的痛苦經驗,對某人而言就沒有好或不好的評價嗎?事實不然。我在本篇論文中將試圖透 過剝奪說證明即使某人無法實際感受到某個事件對他而言是快樂或痛苦,該 事件對其本身而言是好或不好仍然是可以評價的,並且透過價值比較理論證成對某人而言,即使他沒有實際感受到該事件帶來的痛苦,我們仍然會同意 該事件對他而言確實造成傷害的論題。因此,伊比鳩魯認為死亡並沒有什麼 的論證並不成立。
5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陳林 Lin Chen
朱子工夫思想的內在發展理路─以已發未發為視角
Intrinsic Development Clue on Chu Hsi’s Gong-fu Thought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朱子的工夫思想有著內在的發展理路。在「中和舊說」時期,朱子以體 用思維來處理已發未發問題,認為未發是體,是性;已發是用,是心。與此 心性論相對應,朱子提出了「先察識後涵養」的為學工夫思想。在「中和新 說」時期,朱子則以經驗現象中的時間先後和空間動靜來區分已發未發,把 未發理解為心之「思慮未萌、事物未至」的狀態、已發理解為心之「思慮已 萌、事物交至」的狀態,並認為「性為心之體、情為心之用,心統性情」。 與這種心性論相對應,朱子提出了「未發涵養,已發省察,敬貫通已發未發」 的為學工夫。而在晚年,朱子則以心在應事接物時是否順理而為來區分已發 未發,進而把已發未發融合貫通起來,不再執著已發未發之間的時間先後和 空間動靜的界限。由是,朱子晚年試圖打通涵養主敬工夫與格物窮理工夫,使之融合為一,強調涵養主敬與格物窮理相互滲透、相互發明,其工夫思想 也走向了更圓融之境。
5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嚴瑋泓 Wei-Hung Yen
如何理解《六祖壇經》的倫理學型態?
How to Comprehend the Types of Ethical Theories of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中國佛教倫理思維的特色,在於將戒律的規範性轉移到對心性的重視,其道德實踐的終極目的乃透過排除遮蔽心性的煩惱與顯露清淨本性等進路而完成的。此種主張以禪宗為最,《六祖壇經》中「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心地無非,自性戒」等說法,特別顯露了中國佛教倫理思維的特色。本文以《壇經》作為探究以禪宗為基礎的倫理學理路。首先從戒律與心性論的視角思考《壇經》的道德思考屬於哪種類型的倫理學?再者,反思《壇經》獨特的倫理思想型態是否與西方倫理學之理論有對話的可能性?一方面從《壇經》內在倫理型態思考其與德行倫理學的相似性,並論述其是否可能為某種形式的德行倫理學;二方面從禪宗哲學明心見性、解脫成佛之終極目的,思考是否可將《壇經》的倫理型態視為某種形式的結果主義?本文的研究成果顯示,《壇經》的倫理學型態包含了返回自性的理路與從緣起與無常所構築的世界觀所引發的「無所住」視角,據此產生一種認識的超越性而指向涅槃解脫。如是般從「認識」而「解脫」的理路提示著一種自律的倫理學型態,在此種型態中,道德主體藉著實踐智慧自發地出於善、完成善。若從理論的相似性來理解《壇經》的倫理學型態,我們最多只能謹慎地作出如下的結論:若從理論的相似性來看,《壇經》的倫理學型態約略可將其類比於德行倫理學與結果主義,甚至是義務論的主張,但若從其理論的內在理路看來,在理論的相似性之外,還必須從差異性來把握其倫理學型態。
5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楊植勝 Chih-Sheng Yang
愛的理性化─黑格爾哲學的理性與基督宗教的博愛
Love Becoming Reas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論證黑格爾哲學的理性概念是基督宗教博愛誡命的理性化。基督宗 教的博愛誡命是《聖經》的「新約」最重要的誡命;它超越卻實現「舊約」 裡的法律。它具有矛盾的特性,尤以「愛仇人」的命令為典型。但是它也因 此把有限的人提升到無限。黑格爾的理性概念在這些方面都與它相同:揚棄 律則,對人類知性表現為矛盾,並且被把握為屬於無限的領域。
書 評 / book reviews
5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50
劉作 Zuo Liu
活的黑格爾─評劉創馥教授的《黑格爾新釋》
Living Hegel: Comment on Prof. Chong-Fuk Lau'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Hegel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論 著 / articles
5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49
王志輝 Zhi-Hue Wang
亞理斯多德對柏拉圖靈魂劃分之批判
Aristotle’s Criticism of the Platonic Division of the Soul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亞理斯多德在《論靈魂》第三書第九章,對柏拉圖的靈魂劃分作出相當 嚴厲的批判。他指出,無論是柏拉圖的靈魂三分(「理性」、「意氣」、「慾 望」),還是柏拉圖主義者所抱持,一般流行的靈魂二分(擁有理性」與「缺 乏理性」兩部分),都有相當大的問題。因為,首先,按照柏拉圖的靈魂劃 分方式,靈魂可以是無限被劃分的。其次,柏拉圖的靈魂劃分,完全忽略了 「吸收養分」的能力,其實是一種獨立的靈魂能力,而不能與其它靈魂部分 或能力混為一談。再者,按照靈魂二分的方式,知覺該歸類為「擁有理性」還是「缺乏理性」的部分,也不清楚。最後,亞理斯多德認為,柏拉圖靈魂 劃分的最不合理之處,在於將原本單一的「欲求能力」分割開,以致於在理 性部分中出現了「希求」,在「缺乏理性」部分中又出現了「慾望」與「意 氣」等,以致於在靈魂三部份中,每一部份都會有欲求。本文打算依次檢視這些批判。此外,本文打算提出的一個觀點是,亞理 斯多德對柏拉圖靈魂劃分之批判,符合他一般對柏拉圖哲學的批判方式:J. Annas 與G. Fine 皆指出,亞理斯多德在批評柏拉圖理型論時,通常會相當 嚴格地堅持柏拉圖文本上的文字意義,但不肯從柏拉圖的角度與哲學立場, 寬大、善意地解讀這些文字;反之,亞理斯多德經常會根據自己的一些預設 與哲學見解,嚴格地檢驗柏拉圖文本中的字句,有時他甚至會將柏拉圖的說 法脫離原有的脈絡來解讀。當然,亞理斯多德這麼作的理由,並非是為了刻 意刁難柏拉圖,而是為了從柏拉圖哲學中得出某些重要的哲學意涵,並藉此 顯示自身哲學立場的合理性。本文將顯示,亞理斯多德對柏拉圖靈魂劃分的 批判,充分展現了這種批判方式的特點。
5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49
Hua-kuei Ho 何畫瑰
Plato’s Treatment of Desire and Eryximachus’ Medicine in the Symposium
理性的慾望:柏拉圖對慾望的看法 與《饗宴》裡厄律克希馬可斯「愛的醫療」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Confronted with the stereotype of a rationalistic Plato, the paper argues for the value of desire at its own right in Plato.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desire and rationality in Plato, I choose Eryximachus’ medicine in the Symposium as an object of comparison. Eryximachus’ τέχνη, representing the Hippocratic medical knowledge, is in conformity with Plato’s earlier requirement of knowledge, that is, giving a rational account. The medicine achieves the harmony by balancing the good and bad desires. Plato’s philosophy, however, goes beyond the epistemic model of rational science or τέχνη. On the treatment of desire, he does not follow the discrimination of good and bad desires in medicine, nor does he even out the different desire, because as the doctor. Plato’s philosophy needs the strength of desire, because—though desire sometimes becomes irrational—it is the vital strength of the soul to pursue philosophy.
5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49
林明照 Ming-Chao Lin
王船山莊學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
The Ethical Meaning of “Helping Heaven” in Wang Chuanshan’s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船山透過詮解《莊子》,提出了許多深刻的哲學問題及理論。其中對《莊 子》「相天」說的詮解,尤其值得關注。原因大致有二:首先,船山認為內 篇最能直接表現莊子的思想,而其精髓正可歸結於《莊子》中的相天之說; 其次,船山在將《莊子》哲學的核心論點歸結為相天說時,又據之作為分判 《莊子》與儒、釋、玄等其他哲學家派理論優劣的標準。本文在於對船山《莊 子解》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進行討論,全文的討論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首先將指出在船山的理解下,《莊子》的「相天」說在於回答一根本問題: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為生比死更有價值?以及由此引生的另一個問題:為什麼 不是每一種人格品質或行為特質都具同等價值?其次,將從相天說所關涉的 生死形上意義,來說明在船山的詮解中,《莊子》透過相天說對於前述問題 的基本回答。接著,本文將對船山所詮解的相天說的倫理意義作出探討。
5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5 > Issue: 49
張忠宏 Chung-Hung Chang
論朱熹對程頤易學的批評
On Zhu Xi’s Criticisms of Cheng Yi’s Understand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朱熹對程頤的批評表面上看起來駁雜而不一致,但深入分析他的論點,可以看出他的批評有一致而深刻的重要性。簡言之,朱熹認為《程氏易傳》 脫離了《易》之筮法與象數,不能說明做人做事的道理、天地自然之數、宇 宙及存有架構等天地之理,如何透過筮法及《易》的表象系統整合在六十四 卦的變化裏。《程氏易傳》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程頤缺乏整合義理、 象數與筮法的問題意識,並且輕忽邵雍的先天易學的重要性。對朱熹來說, 唯有邵雍的先天易學可以統合象數、義理與筮法;程頤不能、也不應拒絕先 天易學。
6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4 > Issue: 48
丁福寧 Paschal Fu-Ning Ting
多瑪斯人學的形上基礎
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of Aquinas’ Anthropolog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人的完整統一性及靈魂不朽是中世紀時期人學最為困擾,也是爭議最多的 兩個問題。哲學家以二元論及普遍形質論來解釋人的完整性。如此二元論的人學思想以不同的方式成為中世紀時期主流的人學思想。多瑪斯反對任何形式的 二元論,他為人學尋找形上的統一基礎。為多瑪斯,人的完整統一性要求實體形式的統一性,靈魂是人的實體形式 及在自身的實體。唯人的靈魂是受造的,它的存有是分享自存有本身(Ipsum esse)。理性靈魂的本性是精神的,它是人的本質,唯非人的完整的種(species)。 精神的靈魂被賦予存有,它是自立的實體,但不在自身分開地存在,理性的精 神靈魂以其存有統一人的靈魂與身體,如此人具有完整的統一性。存有為現 實,是統一性的基礎,它具絕對的優先性。多瑪斯的存有為現實的概念超越亞 理斯多德形式為現實的概念,如此他為精神的理性奠定形上基礎。故在人的本 體結構上有雙重的潛能與現實的組合;在形上層次是存有-現實與本質-潛能 的組合。在物理層次是靈魂-形式(現實)與身體-質料(潛能)的組合。但 理性靈魂因是自立的實體,它是內在地獨立於身體。理性靈魂因其有存有,具 不朽的形上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