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ow search


By category:

By publication type:

By language:

By journals:

By document type:


Displaying: 261-280 of 428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0.3 sec

26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Dr. Pierre Masson o.p. On the Actuality of Philosophy in a Thomistic Outlook
26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林正弘 克雷格定理及其在科學哲學上的應用
26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Po-wen Kuo On Arthur Danto's Criticism of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26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楊樹同 穆爾「善」概念之研究
26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張永悄 韻程明這「定性書˩ 略論
26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楊志南 論俱時因呆在成唯識論中的困難
26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陳文秀 模態命題還輯樹法的切當性
26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哲學界簡訊
26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黃公偉 韓非子與法家思想之權流
27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81 > Issue: 4
林義正 商君害的明主論之研究
27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40
彭孟 堯 Eric Peng
心智構造模組性的爭議
The Debate Over the Modularity of Cognitive Structur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探討人類心智構造的模組程度問題,著重在如何掌握最小模組論與 演化心理學的大量模組假設之間的爭議。最小模組論的「模組」概念與演化 心理學的「模組」概念有非常大的差異,這不僅是由於前者將「資訊膠封性」 視為模組的要件,而演化心理學並不接受,甚至就連雙方關於「論域特定性」 的理解也不同。但本文不將雙方的歧異視為表面的文字或概念之爭。本文論 述,一方面從最小模組論的立場來說,由於中央系統的機制大都具有整體論 的性質以及等方位的性質,它們是資訊不膠封的,這一點是演化心理學無法 否認的;另一方面,本文對大量模組假設提出六點批駁,並結論:即使在大 量模組假設下,不以「資訊膠封」作為模組的標準,而以「功能分殊」以及「適應難題」取而代之,中央系統的心理機制仍未必是大量模組的。
27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40
王 禕 Yi Wang
《禮記•樂記》中的「理」範疇根源與內涵
On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Category of “Li” in the Liji Yuej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禮記•樂記》中的「理」範疇頗具討論意義。一方面在理範疇的發展 史上,它首先提出了「倫理」一詞。另一方面,它繼莊子之後,較早地使用 了「天理」的概念,並增之為「天理人欲」。在先秦所有理字的涵義中,〈樂 記〉繼承了其中「萬事萬物內在屬性和運行規律」、「天命人性之理」、「倫理」 幾個義項。從學派來看,它雜糅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多家思想,而又以儒 家思想為主。形成了以理為「體」,以禮樂為「相」,以移風易俗之施為「用」 的「體─相─用」三層融通契合結構。〈樂記〉之理亦與其他哲學範疇產生密切聯繫,再現了先秦理範疇的思想脈絡。
27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40
李淳 玲 Esther C. Su
康德的後學:是「善紹」?還是「別子」?—從萊因赫德到牟宗三
Kant’s Successors: Legitimate Heirs? Or Not? -From Reinhold to Mou Zongsa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牟宗三先生曾說康德在西方無「善紹」,而當代西方康德學家安默瑞克 斯(Karl Ameriks)也說:「那位本來無後的教授,形上學家康德:留下一窩 非法的子嗣。」如果用牟先生的詞語說,這「一窩非法的子嗣」都是「別子」,間接也就是無「善紹」的意思。牟先生認為康德太客氣,把「智的直覺」只歸屬上帝,上達的路徑太虛 歉,所以他從中國哲學「實踐」的立場,把「智的直覺」歸給人類,消彌「現 象與物自身」的二分,還出一個以「價值」為皈依的「絕對實在論」。而安 默瑞克斯則以為康德哲學原是一個比較樸素的系統(modest system),卻因 萊因赫德(K. L. Reinhold)鼓吹「實踐理性的優先」,而使原來樸素的哲學 轉為黑格爾的絕對理念論,不但轉化了康德,也侵蝕了康德。但是英語系的 發展,卻因萊因赫德的《書信》(Letters on the Kantian Philosophy)不曾被 譯成英文,而沒有發展出德國理念論的型態,反之,英美系循《第一批判》 的另一條線索,追究嚴格的科學(exact science),發展出邏輯實證論、科學 實在論及實用主義等說,這其中被流失的,正是康德哲學樸素的原味,這個 原味由耶拿一批名不見經傳的早期浪漫派學者所繼承(early Romantics),可 惜他們完全被後期浪漫派的光芒所掩蓋,這是康德哲學的不幸。本文有意藉安默瑞克斯對康德哲學樸素的詮釋,對比牟先生對康德哲學 的轉化,指出牟先生與西方康德後學之同異,並勾繪康德後學是「別子」還 是「善紹」的輪廓。
27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0 > Issue: 40
陳清 春 Qing-Chun Chen
牟宗三「智的直覺」理論的內在矛盾與出路
On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nd Solution to Mou Zong-san’s “Intellectual Intui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由於牟宗三的直覺理論繼承了康德(Immanuel Kant)直觀理論的感性 (Sinnlichkeit)與智性(Intellektuell)二分的理論前設以及康德智性直觀 (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的非感性和創造性這兩個性質,使得其“智的 直覺"理論產生兩個內在矛盾:其一,道德感情和道德興趣的感性與智性的 矛盾;其二,本體的存在與創造的矛盾。於是,他在用直覺理論解釋中國傳 統儒釋道哲學時就陷入難以克服的困境。根據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 現象學直觀理論,感知(Wahrnehumung)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ät)事實上 已經取消了康德感性與智性的截然二分,而他關於感覺(Empfindung)與感 知的區分又為解決牟宗三“智的直覺"的內在矛盾提供了現象學的理論基 礎,即,感覺是與“智的直覺"意義相當的本體直觀方式,但由於感覺是 感性的和非創造性的,就避免了牟宗三的兩個理論矛盾,而感覺正是直觀 的本義。
27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1 > Issue: 41
蘇慶 輝 Ching-Hui Su
論瑣碎性結果與對條件化的限制
On the Triviality Results and the Restriction on Conditionaliz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路易士的「瑣碎性結果」論證被視為能有力地拒斥對於條件句採行的真 值條件語意論,因為如果接受古典的機率理論、條件化,以及史東內克對條 件句的論點,我們可以推導出一個荒謬的結果─對任意的命題A 與C 而 言,p(C/A) = p(C)。本文試圖回應他的「瑣碎性結果」論證,並指出:無論 我們以條件機率如何定義自然語言的任何二位連接詞,瑣碎性結果仍會出 現。因此,放棄史東內克對條件句的論點不是避開瑣碎性結果的唯一方式; 相反的,我們可以對「條件化」做適當的限制來避免瑣碎性結果。
27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1 > Issue: 41
王志 輝 Zhi-Hue Wang
亞理斯多德論「善」 及「存有」之同名異義
Aristotle on the Homonymy of “Goodness” and “Bein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亞理斯多德對柏拉圖哲學最常提出的控訴,便是它過於簡化。在他看 來,柏拉圖也分享了蘇格拉底關於字詞與定義的假定。蘇格拉底認為,當問 及「何謂F?」(正義、勇敢等)的問題時,總是可以找到某個關於「F」的 單一定義。然而,亞理斯多德卻宣稱,某些哲學上關鍵的字詞與概念,例如 「存有」、「善」、「正義」、「友情」等等,乃是同名異義或者以各種方式來述 說的。因此,在他眼中,柏拉圖正犯了過度簡化的問題:柏拉圖錯誤地忽略 了同名異義,並誤以為相同的字詞總是以相同方式而述說的。因而我們必須 放棄柏拉圖對於「存有」、「善」以及「正義」的說明。然而Ch. Shields 卻認為,亞理斯多德哲學中的兩個關鍵概念─「存 有」以及「善」─是無法被證明為同名異義的;雖然亞理斯多德經常提出 對於「存有」以及「善」之同名異義的警示,對於兩者同名異義的論證卻是 失敗的。Shields 宣稱,根本沒有一套可用以辯護亞理斯多德有關「存有」 之同名異義的學說,因為這個學說根本是錯誤的;他也認為,「善」之同名 異義同樣也無法被建立,因為它是從可疑的「存有」之同名異義學說推導而 來。本文將展示,Shields 對於亞理斯多德有關「存有」與「善」同名異義 論證之批判並不成功。本文將藉這種方式重構亞理斯多德嘗試建立「存有」 與「善」之同名異義的基本架構。
27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1 > Issue: 41
蔡龍 九 Lung-Chiu Tsai
王陽明「理」的內容 與「心即理」的適用範圍
The Content of Wang Yangming’s “Li” and the Proper Application Range of “Xin Ji L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陽明的「理」概念在他的立教宗旨中明顯偏向「德性方面」,然而他論 述「理」的內容時對「非德性方面」亦曾提及,並且欲亦以「心」說之;筆 者於本文中除考察他對此兩種方向之「理」的論述內容之外,在個人的分類 中,談論出他的「心即理」教法可適用於「德性意義之理」,並且指出陽明 若勉強地以「心」談論「非德性意義之理」時所遭受的困難以及不通暢之處。 於本文中,筆者除了對陽明的「理」概念內容作出分類及釐清之外,並論述 其「心即理」的適用範圍。
27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1 > Issue: 41
彭孟 堯 Eric Peng
蒼涼蘊涵與天擇論證 ─人類是不理性的嗎?
The Bleak Implication and the Selection Argument -Are Humans Irrational?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主旨在於探討並拒斥在1980 年代一群認知科學家依其研究結果而 主張的「蒼涼蘊涵」:人類是不理性的。本文首先解析這些認知科學家建立 此結論時所依據的前提,再逐一反駁。另一方面,Stich 檢討了文獻上訴諸 天擇演化以辯護人類理性的主張,並重新建構了「天擇論證」,然後提出三 件反駁。本文檢視Stich 這三件反駁,並藉由指出其思考不足之處,來修改 天擇演化論證,以試圖說明理性與心理推想系統之間的關聯,並重新開啟以 演化理論辯護人類理性之路。
27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1 > Issue: 42
王文 方 Wen-fang Wang
N.J. Smith 之《含混性與真之程度》
Nicholas J. J. Smith, Vagueness and Degrees of Truth

28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11 > Issue: 42
丁 福寧 Ting, Paschal Fu-Ning
亞理斯多德的靈魂不朽概念
Aristotle on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亞理斯多德的《論靈魂》一書探討所有有機體;植物、動物和人之所以 有生命的事實,以及它們分別可以有的活動。他將靈魂定義為生命的原理,靈魂是潛能中可以有生命的自然身體之所以活著的現實原理。有關靈魂不朽的問題是亞理斯多德思想中最不清楚的問題。唯可以明確 的即靈魂不朽的概念是他早期已遺失的著作中的核心問題。在早期著作中,他基本上受柏拉圖的影響,肯定靈魂不朽。在他的成熟期著作中,亞理斯多 德以物理學中的形質論,類比的用到靈魂與身體之間的是形式與質料之間關 係。人是一完整的人,靈魂不能分開、自立地存在,靈魂當與身體組合成一 完整的人。在形質論的框架下如何解釋在身體死亡後,靈魂仍有繼續存在的 可能,就成為哲學家不斷地探討的問題。在本文的探討中,我們指出亞理斯多德雖從沒有一系列有關靈魂不朽的 論證,但從他肯定理性才是人的靈魂,它是形上的簡單,是非物質的,它的 固有活動是非物質的活動,他肯定靈魂的本性是不朽的。理性非身體的形 式,它是在自身分開的實體,形質論不能用到理性與身體的關係。不同於植 物和動物的靈魂當與身體組合在一起,理性是不同類的靈魂。從理性是分開 的實體,它的活動與身體無關,它是非物質的,它因而是永恆和不朽的。亞 理斯多德的這種有關理性的靈魂的獨特本性和活動的特性有著濃厚的柏拉 圖色彩。本文旨在論證靈魂不朽的概念是亞理斯多德早期思想中的主要概 念,也是他一生所未曾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