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ing: 141-160 of 436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0.428 sec

14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1 > Issue: 24
關永中 Wing-Chung Kwan
生命的黃昏一一與庫伯羅斯懇談臨終五階段的教育意義
The Evening of Life a Dialogue with Elisabeth Kubler-Ross on the Educational Aspect of the Five Stages of Dyin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在其代表作〈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庫伯羅斯提示臨終病者 可經歷五個階段:即否認與孤立、憤怒、議價、抑鬱、接受。從 中我們可意會到臨終可以是一個教育人體會生命意義的機緣,讓 人藉此接受挑戰而獲得生命的轉化、靈性的提昇、與愛的增長。
14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1 > Issue: 24
.陳榮華 Wing-Wah Chan
海德格與高達美論語盲:獨白與對話
On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in Heidegger and Gadamer: Monologue vs Dialogu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分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指出,在海德格哲學,語盲的本性是 獨白,然後我分析獨白的意義。第二部份指出高達美認為語育的 本性是對話,接著我分析對話的意義O最後,我認為語育的真正 本性是對話,而海德格的主張是難以成立的。
14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1 > Issue: 24
彭艾林 Wen-Lin Peng
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研究
A Study of Plato's Cratylus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14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1 > Issue: 24
林從一 Chung-I Lin
詮釋的不確定說和自我知識
The Indeterminacy of Interpretation and Self-Knowledg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創因和戴維森的不確定說主張,單一指涉和確定意義不是語 意事實,它們是虛假的概念。這個主張其有普遍性,並且擴及意 向性狀態:單一指涉和確定意義不僅不是他人語盲的語意特徵,它們也不是我們母語或第一人稱語盲的語意特徵;同樣的宣稱, 也適用於任何具有確定內容的意向性狀態O在這個觀點下,既 然,單一指涉、確定意義和確定心靈內容,不是任何語盲和心靈 的特徵'它們就不是任何人,包括行動者本身,的知識對象一一 我們不能知道我們自己的〔確定的〕字詞的指涉、語旬的意義和心靈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因為它們根本不存在O然而,另外一方 面,戴維森也主張,我們通常其有我們自己語育的語意知識O這 兩個主張之間,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存在著緊張關係O邁爾巴斯 在其〈達納戴維森和意義之鏡) ( Donald Davidson and the Mirror of Meaning ) 一書中, 曾試圖替戴維森消解這個表面上的緊 張。但是,本文將指出邁爾巴斯為戴維森所作的回應,並沒有忠 於戴維森對自我知識的基本看法O本文將以一種不岡於邁爾巴斯 的角度,呈現出戴維森的不確定說和其對自我知識的看法之間, 不存在真正的不一致。本文認為,對戴維森而育, (我們通常其 有我們自己吉談的內容之知識〕中的「知識」一詞指的是,對如 何正確地使用宇祠的知識,而不是關於仟度是字詞的對象的知 識。知道如何使用字詞,是一種實踐的能力,其有這種能力並不 預設字詞有單一的指涉,亦不預設語句有確定意義。
14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1 > Issue: 24
竺曉丰 竺曉丰
對黃懿梅教授「女性主義知識論的哲學 反省」 的意見
對黃懿梅教授「女性主義知識論的哲學 反省」 的意見

14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2 > Issue: 25
林火旺 Huo-Wang Lin
宗教少數團體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
Can religious minorities reject the state-sponsored educ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自由主義的政治理想是在承認多元和差異的前提下,如何建 構一個穩定的社會,所以自由社會是一個包容多元的社會,但是 自由主義民主政治所能包容的差異是否有其限度?為了建構一 個穩定包容的自由社會,自由主義政府必須進行公民教育,以培 養自由社會公民其有容忍差異的基本德行,因此適度的公民教育 似乎是維持社會穩定和諧的必要工作。然而由於公民教育的對象 是自由社會所有的成員,這對一些不以“容忍"為主要德行的少 數社群和宗教團體而言,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會危及其信仰的存 績和社群的發展,在自由主義容忍原則之下,這些宗教上的少 數,可否拒絕政府的公民教育?本文針對這個問題的各種解答提 出討論和評估,最後引進史賓勒的“部分公民"概念處理這個實 踐上的問題。
14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2 > Issue: 25
蔡信安 Denis Hsin-An Tsai
孟子:德行和原則
On Virtue and Principle in Menciu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孟子哲學是以「善」為目的, r 德行」為行為動力來源, r 原 貝」 是行為抉擇時的手上的參考原則, 依效益主義者的思維模式 的哲學o這種哲學是可以應用在人生的各個層面,從政治領袖到 販夫走卒都需要的。他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德行」 '就一 切可以促成。最主要的德行是,仁、義、l禮、智。在這四種之中,仁與義 是道德德行,禮與智是輔助性的增強性德行。它們相對應產生的 原則,是行為抉擇時的參考原則,雖然它們其有客觀有效性,但 不是不可被凌駕的。這是一種「道德客觀主義」 '不是「道德絕 對主義」。取捨的原則是依「效益原則J '以「善」為目的去做的。 「善」不是指某一個個物,而是具有「可欲J性」的性質之事 物。孟子用「可欲」來詮釋人類追求的對象之性質,指出它在整 個行為抉擇過程中,德行與原則都是工具,唯有「善」才是目的。這種「善」應該指的是存在於這一個宇宙內,是人人都會了解而 且喜愛的、也跟人息息相關的存在。這是一種實在論的自然主義 的倫理學。
14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2 > Issue: 25
孫效智 Hsiao-Chih Sun
猶太基督宗教倫理與動機自律
Judeo-Christian Ethics and the Autonomy of Motiv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一般人多半認為,宗教信仰能提升道德動機,強化道德意 識。然而,宗教批判者卻抱持不同的想法。他們認為,宗教徒行 善往往是為了追求功德或進天堂,這不但不是真正的道德動機,還會使得動機慘染了雜質,而不再真有道德的純淨性。宗教信仰 究竟會提昇抑或扭曲道德的動機?這正是本文所欲探討的主題。本文的論述主要是以西方宗教信仰及宗教批判者之間的對 話為場域。實則,類似的對話以不同方式也可見於宋明以來各種 儒釋或儒道的辯論。首先先解釋動機「自律」與「他律」概念,作為進一步討論的基礎。接下來將從宗教批判者的角度以及西方 宗教的義理,來指出猶太基督宗教信仰在某些意義上的「他律」 性。第三部分將探討宗教對動機自律的肯定與強調,儘管宗教倫 理因著利己主義而有他律的色彩。最後一部份是整合性的反省。關鍵的問題是:在宗教倫理中,利己與利他、自律與他律是否能夠統整?
14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2 > Issue: 25
趙之振 Chi-Chun Chiu
論盲目實在論
On Blind Realism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阿梅達( Robert Almeder) 的盲目實在論主要有三點主張:放棄真理符應說,我們仍然可以知道外在世界之存在;我們具有關於世界的正確信念;但我們卻無法指出哪些信念是正確的。本文之目的,便是要檢視阿氏為其盲目實在論所提出的論證。一方面,我們試圖指出:阿的論證。一方面,我們試圖指出:阿證'是基於對裴爾士( Pe i rc e )的誤解;而且論證本身也是站不住腳的。另一方面,阿氏對第二點主張的論證是不足的,而且即使他對它的證明是成立的,也與他的第三點主張不相容o因此,盲目實在論是不成立的。
15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2 > Issue: 25
陸敬忠 Jing-Jong Luh
高達美哲學詮釋學之原理一理解之歷史性與詮釋學循環
The Principle of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The Historical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Hermeneutical Circl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主旨在於對高達美哲學詮釋學理論核心部分跟根本原 理、亦即其基本預設或基設一此有理解之歷史性,特別是由其 發展底第一個理論核心要素一「詮釋學循環」一進行文本的 詮釋及系統內在性義理初探。〈真理與方法〉論述底中心部分, 即第二部分後半部〈一種詮釋經驗底理論之諸基本特質) ,為高 達美哲學詮釋學底理論構思核心。高達美首先由海德格式「理解 之循環」發展出其自身的「詮釋學循環」為其哲學詮釋學的首要 理論核心要素及其主導思路。本文對此進行闌釋之結構如下:壹﹒哲學詮釋學底首要基設一理解之歷史性:海德格底「事 實性詮釋學」及高達美之基設性攝納;先綜觀高達美攝納海德格 式此有理解底歷史性為其哲學詮釋學首要基設之義理性脈絡。貳﹒詮釋學循環之為理解前結構:高達美對海德格式理解循 環底哲學詮釋學性轉化;基於海德格所揭示此有理解的歷史性之 為哲學詮釋學首要基設,高達美導入以此為本之詮釋性循環,作 為理解底「前結構J '並對海德格式理解循環作轉化性發展:此 循環不再以此有在其存有中理解自身之存在性深層結構為主,而 是在精神科學層面上平實化為日常生活中及學術性的文典理 解。雖然在高達美之論述中潛藏若干理論性問題,他在文典理解 之具體經驗脈絡下所描述的不斷在理解中發生的詮釋性循環,不但指出由閱讀、理解文典者底「前設想」至對實理性意義之滲入 而導致迴向先設想並修正底類循環過程,更提示出由歷史性出發 之主導思路:先讓人意識到理解者底前結構,以梅被理解者之實 質事理呈顯自身。參幢以詮釋學循環為出發點之哲學詮釋學闡證思路;基此發 展其哲學詮釋學理論基本特徵'亦即描述文本理會經驗之為詮釋 學性基本現象底理論性語言及其闡證思路。
15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3 > Issue: 26
陳榮華 Wing-wah Chan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Dasein是一個人本主義的概念 (humanistic concept) 嗎?
Is the Concept of Dasein i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a Humanistic Concept?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要證明:海德格《存有與時間〉中的 Dasein 不是一個人本 主義的概念。我分三部份進行這個工作。首先,我根據〈柏拉圖的 真理理論〉一文,說明人本主義的意涵,它是指:人在思考時,不 以存有為基礎,而以人自己為基礎。然後,我分析〈存有與時間〉 中的方法論和Dasein的存有,指出當海德格說明 Dasein 時,是以事 實性為Dasein 的基礎,因此,雖然《存有與時間〉一書在分析 Dasein 時,是以 Dasein 為核心的,但並不因此是以 Dasein 為它自己的基礎。 由此可以證實, Dasein 不是一個人本主義的概念。最後我要指出,只有預設Dasein不是人本主義的概念,才能一致說明海德格後期哲 學的發展,由此,我更進一步證成Dasein不是人本主義的概念。
15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3 > Issue: 26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1 -25 期論文目錄
15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4 > Issue: 27
何建 興 Ho, Chien-hsing
商羯羅論不可說者的言說
Śaṅkara on Saying the Unsayabl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對印度教吠檀多不二論的宗師商羯羅(Wavkara)而言,作為萬 有本體以及吾人真性的大梵或真我(梵我,brahman-ātman),不具 有任何屬性,也超越一切思想與言詮,易言之,梵我是非語言思 議所能臻及的“不可說者”。問題是,以語言指涉終極真實一事 似乎無可避免,此外,商氏推崇的《奧義書》等聖典也於梵我多 所言說。如是,對商羯羅而言,我人應如何理解聖典語言的指涉 作用?我人還能否以任何方式言說那不可說者?在簡略介紹商羯羅的不二論哲學之後,本文探討《奧義書》 與商羯羅本人以梵我不可言詮的理由。其次,我們依序論述商氏 所採取,語言之於不可說者的三種表示法,亦即:(1)訴諸否定語的遮撥法。(2)訴諸間接肯定語辭的指示法。(3)訴諸明言的增益及其否定的隨說隨掃法。其後,本文參就「增益及其否定」一概念,討論這三種表示法的 異同關係。我們認為,商羯羅對於「如何言說不可說者」一課題 所提出的語言哲學進路頗具深意,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5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4 > Issue: 28
黃懿 梅 Yih-Mei Huang
論富蘭克福特式的例子與其他可能性的原則
On Frankfurt-style Examples and the Principl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在討論自由意志問題中,我們要問:為什麼我們應該關心自己是否有自由意志以及決定論是否是真的?我們之所以關心自己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因為我們關心道德責任。一個行為者如果沒 有自由意志,那麼就不能要求他負道德責任。這個原則就是其他 選擇可能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簡稱 PAP)。PAP 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他所做的行為道德責任,那麼他能做其他不同的 事。Harry G. Frankfurt 在“ Alternate Possibilitie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 1969, pp.829-39) 一文 中,提出反例,證明PAP 是假的。針對Frankfurt 所提出的反例,有不同的回應。最普遍的反應是:認為在反例中確實有其他選擇 的可能性—微弱的自由(flicker of freedom)。有各種不同理由支持 這個觀點。Fischer 反對這微弱的自由可以做為道德的基礎。另外有的哲學家認為反例中預設因果決定論,行動者不要為他的行為 負道德責任。Van Inwagen 認為PAP 不成立,但他提出另外三個 原則來重新建立做其他不同事的能力與責任之間的關聯。本論文討論Frankfurt 的反例是否反駁了PAP。反例是否是真 正的反例?(1) 反例中是否確實有其他選擇的可能性?(2) 反例 中的行動者是否要負責?(3) Van Inwagen 的三原則是否有效地把 做其他不同事的能力與責任關聯在一起?以釐清能有其他選擇 的可能性與道德責任之間的關聯,以便對自由意志問題的能有比 較有效的探討。
15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4 > Issue: 28
陳榮 華 Wing-Wah Chan
海德格與高達美的時間概念
The Concept of Time in Heidegger and Gadamer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是要檢討海德格與高達美的時間概念,說明它與他們哲 學的關係。我要指出,無論海德格前期和後期的時間概念,在理 論上無法讓海德格完成他的哲學工作──存有意義的探索,但高 達美的時間概念,卻可以讓他得以詮釋存有的意義。本文首先分析海德格的前期作品《存有與時間》中的時間概 念,繼而說明他的後期作品(時間與存有)的時間概念。我指出,這兩個概念在理論上無法讓人完成存有意義的詮釋過程。然後,我從三個觀點分析高達美的時間概念, 它們分別是 (Gleichzeitigkeit, contemporaneity),節慶(Fest, festival)中的時間和 充實時間(erfuellte Zeit, fulfilled time)。我認為,高達美的時間概 念可以讓人完成詮釋的過程,因此亦可以理解存有的意義。由 此,高達美的時間概念在理論上是可以證成的。
15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4 > Issue: 28
蔡耀 明 Yao-Ming Tsai
《佛說不增不減經》「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由眾生界、法界、法身到如來藏的理路開展
Buddhist Doctrine of "Neither Increase Nor Decrease in th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 in the Anūnatvâpūrṇatva-nirdeśa: A Doctri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 Dharmadhātu, Dharmakāya, to Tathāgatagarbha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主要探討《佛說不增不減經(Anunatvqpurnatva-nirdewa)》 「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至於落實的辦法,則以眾生界、法界、法身、如來藏等關鍵字詞為環節,闡發眾生界之所以不增 不減在理路的根據與開展。如果僅就粗淺的經驗所及,通常大致傾向於認為,在時間之 流的沖刷下,一定範圍內的眾生數目,要不是增多,就是出現減 少的情形,也就是說,幾乎不可能維持在零增加且零減少的水 平。然而,《不增不減經》不僅拒絕接受表面上看似有增有減之 見解,而且擺明了就在經典的標題,高高掛出眾生界「不增不減」 為其主旨。本文扣緊既是《不增不減經》的主旨也是本文主題所 關注的「眾生界不增不減」,沿著關鍵字詞,逐一打開其間之意 涵、根據、和理路。在論述架構上,總共分成五節。第一節,「緒論」,就論文的構成項目,由研究主題到研究目標,逐一交代全 文的構想與梗概。第二節,切入經典主旨——「眾生界不增不 減」——並且就其義理構成,透過系列的提問,展開深度的解析。第三節,切換到「法界」,論陳此一關鍵字詞如何一方面使經典 主旨得到確證,另一方面又使經典在論述的觸角和理路都獲得重 大的拓展。第四節,進一步切換到「法身」,透過此一關鍵字詞,論陳經典主旨如何漸次延伸且一一貫穿眾生、聲聞、緣覺、菩薩、和如來等生命形態和佛法修學專業的身分,不僅出之於一貫的著眼點,統整地述說各式各樣的生命形態和佛法修學專業的身分何 以分別造成,而且面對生命相續形形色色的差異,恰好成全經典 主旨的甚深義。第五節,「結論與展望」,總結全文要點,並且針 對後續相關的研究,預做前瞻。本文採取的研究進路,以佛法的修學為著眼點,爬梳與闡明 經典在修學所展開的理路,由此形成對修學義理的一份理解。至 於預期達成的目標,以如下三點最為首要。第一,對《不增不減 經》,做出相當完整的鑽研。第二,以經典主旨和關鍵字詞打通 《不增不減經》的理路,凸顯整篇經文在義理上的整全性與連貫 性。第三,直接藉由《不增不減經》的鑽研,以接近原汁原味的 內涵,開啟生命哲學的一扇門窗,並且認識法界、法身、如來藏 等概念所可能指向的理趣。
15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4 > Issue: 28
鄧育 仁 Norman Y. Teng
自由意志與事件起因
Free Will and Event Caus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由恰當描述、說明行動與事件起因之間的關係,可消除自由 意志行使的論述困境。本文檢討三項試圖解決此論述困境的途 徑:其一,循事件起因的節制,詮釋自由;其二,由機率起因說 明選擇自由的可能;其三,由當事人起因說明。此三者,皆有令 人難以接受之處。本文追索出此三者共通之假設,由否定該假 設,在基本觀念上,做一關鍵微調,而循生活行動、處境調節的 歷程,重新瞭解行動選擇和事件起因之間的關連。此微調核心在 於:深層來看,事件起因、行動選擇,本是生活行動、處境調節歷程中,同一事理相循相隨的不同面向。本文由交叉質問辯駁,循序闡明此關鍵微調的哲學立論基礎。
15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29
王曉 波 Hsiao-Po Wang
「歸本於黃老」與「以無為本」──韓非及王弼對老子哲學詮釋的比較研究
“Resorting to Huang Lao” and “Non-Being” ── Comparative Study of Han Fei and Wang Bi's Interpretation of Lao Tzu's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韓非是戰國時代韓國的庶公子,王弼是漢末三國時代魏國的 豪門之後,相隔六百多年,而都留下了對《老子》哲學的詮釋之 作。韓非有《解老》、《喻老》,王弼有《老子注》,又各自在詮釋 中改造了老子的哲學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韓非成為先秦法家 的集大成者,而王弼則成為魏晉玄學的奠基者。同樣是詮釋《老 子》,但韓非用的方法是「參驗」,王弼則是「得意忘言」;韓非 的「道」是「與夫天地剖判也具生」,王弼的「道」是「先天地 生」;韓非是主張「以法為本」,王弼則是「以無為本」;韓非主 張「無為而無不為」,王弼主張「無為而為之」。所以韓非的哲學 思想建立了秦漢以後的專制帝國,王弼的哲學思想則引進了隋唐 佛學。
15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29
王志 銘 Chih-Ming Wang
道德神學在道德上是必然的嗎?
Ist Eine Ethikotheologie Moralisch Notwendi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康德的道德神學,企圖把信仰建立在人類理性的基礎上。他 一方面駁斥知性經驗與思辨理性對於掌握「靈魂不朽」與「上帝 存在」命題的無能力,另一方面卻在實踐理性的基礎上確立這兩 命題的必然性。因而強調:道德必然引至宗教。然而這又不可理 解為道德法則自身必然直接產生宗教,而是以道德法則為線索,加上人性追求幸福本能的需求,也就是德福一致的最高善,才是 宗教信仰的必然基礎。因此康德說宗教的必然性不是客觀的,而 是道德上主觀的一種確信。從而這種宗教信仰的需要,即在於掃除道德障礙乃至激勵道德決心,而不可反過來將道德法則的客觀 必然性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在這種理性信仰中,人所應關 切的仍只是:是否成為有德而配享幸福,而不是如傳統基督教信 仰那樣仰望奇蹟、神恩,乃至救贖與祈禱。然而為了保障吾人之道德決心,必然要運用最高善的理念 嗎?縱使承認確有一種道德上的報應,上帝信仰是唯一的選擇 嗎?放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架構裡,我們能夠確信道德必然引至 信仰?還是應該反過來說信仰必然引至道德?在下面的文章裡我將論述:康德的最高善理念裡的幸福仍無 法擺脫「不確定概念」的困難,其次則是「靈魂不朽」與「上帝 存有」就道德報應理論的其他可能類型(例如佛教)而言並無其 必然性,最後將指出宗教信仰不必藉助於道德需求仍有其存在的 必要性,並指出康德對基督教核心教義的錯誤理解。
16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29
林火 旺 Huo-Wang Lin
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Civic Educ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檢討程序民主和憲政民主的缺點,針對這些缺點指出審 議民主可以克服這些缺點,然而一個成熟的政治,不能只依賴制 度的建立,而必須培養能夠維繫且強化這個制度的公民。審議式 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公民素養,除了具有自由主義民主公民應有的 知能和德行之外,還需要具有推理和理性批判力、自主性和相互 尊敬、以及開放的心靈,而最適合從事這類公民教育的單位就是 學校。最後本文進一步指出,一個健全的民主社會還需要培養公 民具有同情的想像力,這樣才能使多元差異的社會,維持和諧穩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