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ing: 141-160 of 404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0.645 sec

14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29
王曉 波 Hsiao-Po Wang
「歸本於黃老」與「以無為本」──韓非及王弼對老子哲學詮釋的比較研究
“Resorting to Huang Lao” and “Non-Being” ── Comparative Study of Han Fei and Wang Bi's Interpretation of Lao Tzu's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韓非是戰國時代韓國的庶公子,王弼是漢末三國時代魏國的 豪門之後,相隔六百多年,而都留下了對《老子》哲學的詮釋之 作。韓非有《解老》、《喻老》,王弼有《老子注》,又各自在詮釋 中改造了老子的哲學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韓非成為先秦法家 的集大成者,而王弼則成為魏晉玄學的奠基者。同樣是詮釋《老 子》,但韓非用的方法是「參驗」,王弼則是「得意忘言」;韓非 的「道」是「與夫天地剖判也具生」,王弼的「道」是「先天地 生」;韓非是主張「以法為本」,王弼則是「以無為本」;韓非主 張「無為而無不為」,王弼主張「無為而為之」。所以韓非的哲學 思想建立了秦漢以後的專制帝國,王弼的哲學思想則引進了隋唐 佛學。
14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29
王志 銘 Chih-Ming Wang
道德神學在道德上是必然的嗎?
Ist Eine Ethikotheologie Moralisch Notwendi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康德的道德神學,企圖把信仰建立在人類理性的基礎上。他 一方面駁斥知性經驗與思辨理性對於掌握「靈魂不朽」與「上帝 存在」命題的無能力,另一方面卻在實踐理性的基礎上確立這兩 命題的必然性。因而強調:道德必然引至宗教。然而這又不可理 解為道德法則自身必然直接產生宗教,而是以道德法則為線索,加上人性追求幸福本能的需求,也就是德福一致的最高善,才是 宗教信仰的必然基礎。因此康德說宗教的必然性不是客觀的,而 是道德上主觀的一種確信。從而這種宗教信仰的需要,即在於掃除道德障礙乃至激勵道德決心,而不可反過來將道德法則的客觀 必然性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在這種理性信仰中,人所應關 切的仍只是:是否成為有德而配享幸福,而不是如傳統基督教信 仰那樣仰望奇蹟、神恩,乃至救贖與祈禱。然而為了保障吾人之道德決心,必然要運用最高善的理念 嗎?縱使承認確有一種道德上的報應,上帝信仰是唯一的選擇 嗎?放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架構裡,我們能夠確信道德必然引至 信仰?還是應該反過來說信仰必然引至道德?在下面的文章裡我將論述:康德的最高善理念裡的幸福仍無 法擺脫「不確定概念」的困難,其次則是「靈魂不朽」與「上帝 存有」就道德報應理論的其他可能類型(例如佛教)而言並無其 必然性,最後將指出宗教信仰不必藉助於道德需求仍有其存在的 必要性,並指出康德對基督教核心教義的錯誤理解。
14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29
林火 旺 Huo-Wang Lin
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Civic Educ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檢討程序民主和憲政民主的缺點,針對這些缺點指出審 議民主可以克服這些缺點,然而一個成熟的政治,不能只依賴制 度的建立,而必須培養能夠維繫且強化這個制度的公民。審議式 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公民素養,除了具有自由主義民主公民應有的 知能和德行之外,還需要具有推理和理性批判力、自主性和相互 尊敬、以及開放的心靈,而最適合從事這類公民教育的單位就是 學校。最後本文進一步指出,一個健全的民主社會還需要培養公 民具有同情的想像力,這樣才能使多元差異的社會,維持和諧穩 定。
14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73 > Issue: 3
成中英 論致中和與致良知
14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73 > Issue: 3
洪成完 洪成完
衍推、涵紅詭論與Lewy之論據
Comments on entailment, paradoxes of implication, and Lewy's argument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14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73 > Issue: 3
鐘友聯 論墨家的計學
14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73 > Issue: 3
郭賀你 從杜威的美學理論看中國畫
14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1973 > Issue: 3
張復 論何秀煌先生的「可能世界˩的 語法描述及結果」的結果
14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30
孫效 智 Johannes Sun Hsiao-chih
生殖性人類複製的安全風險與個體獨特性問題
Ethical Issues of Safety and Individuality in Reproductive Human Cloning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當複製實驗的腳步以飛快速度向前奔馳時,人們最感到困惑 與憂慮的問題是:「人類複製」的研究與發展本身是否會涉及某 些嚴重的倫理問題?而當「人類複製」成為事實時,它對於人類 的倫理、法律及社會又會產生怎樣的衝擊?這些問題的探討隨著 各國或明或暗地競逐胚胎幹細胞研究及人類複製研究的事實,已 經愈來愈形迫切。本文的探討將集中在生殖性人類複製 (reproductive human cloning)的兩個倫理議題,亦即安全風險與 個體獨特性所涉及的倫理問題。文分六部分,首先簡單介紹人類複製的議題背景,接下來說明本文的議題範圍及方法論,第三部 分指出反對與贊成生殖性人類複製的各種倫理論據。第四與第五 部分則將討論焦點放在安全風險與個體獨特性所引伸出來的倫 理議題。最後則做一簡短結論。
15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5 > Issue: 30
王曉 波 Hsiao-Po Wang
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 ── 尹文子的哲學與思想研究
Dao leads to Ming, Ming leads to Fa──Studies of Yin Win Zi's Philosophy and Thought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自唐銊、羅根澤判定《尹文子》為「偽書」後,《尹文子》 乏人研究,但據晚近學者研究,今本《尹文子》即劉向所見之《尹 文子》,其內容亦與先秦諸子所論述之尹文子思想主張一致,《尹 文子》思想內容涉及道、名、法,正是劉向所言:「自道以至名, 自名以至法;以名為根,以法為柄。」並反映戰國初期,由宗法 封建過渡到法治專制的政治社會的思想。他以道家自然主義論形 名,以形名論建立其法治論,開啟了後代法家刑名法術的先河。他的形名論保留了中國邏輯史豐富的史料,並區別了「名」、「分」 及「名」、「稱」的不同,影響了後來的名家;他主張的「萬事皆 歸於一,百度皆準於法」,更是後來法家韓非所奉為圭臬者。
15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1
陳榮華 Wing-Wah Chan
高達美光的形土學與真理概念
The Metaphysics of Light and the Concept of Truth in Gadamer's Philosophy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指出,他的詮釋學是由光的形上學 所指導,則他的真理概念也應在光的形士學的指導下o於是,本 文嘗試由光的形上學說明高達美的真理概念。本文首先指出,高達美光的形上學中所說的光是指語詞之 光。語詞的存有不是「在˩ ( presence ) ,而是照亮( illumination) , 由語詞之光照亮出來的,是一個事件,因此,真理是指一個被語 詞之光照亮出來的事件( event )。於是,根據語詞之光的性格, 便可以說明高達美詮釋學的真理概念。本文嘗試從以下三個方向 討論高達美的真理概念: 1.從光的本性論真理概念, 2.從光的來 源論真理概念, 3.從光照耀的方向論真理概念o在結論中,我將高達美的真理概念與傳統哲學真理理論的符 應論和融貫論作一簡單比較,指出高達美真理概念的優先性。
15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1
林義正 Yih-Jing Lin
論中國經典詮釋的二個基型: 直釋與旁通 以〈易經〉的詮釋為例
Internal and Crossover Interpretations as Two Fundamental Hermeneutic Prototypes of interpreting Classic Chinese Writings: Taking The Book of Change (I Ching) as an Exampl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有沒有自己的特點?經筆者研究之後,風 覺到傳統經學的實踐中確實有宜釋與旁通二個基型,可惜沒有受 到學者充分的注意o故本論文為了具體討論起見,特別以《易經〉 的詮釋為例,依以下各節:一、前言,二、對「中國經典詮釋基 型」的界定,三、《易》籍著作的詮釋體式,門、直釋型詮釋的 方法與問題,五、旁通型詮釋的方法與問題,六、結論,來論述。 其中第四、五兩節又各立細目,詳細討論詮釋的方法與問題。中 國經典的詮釋體式是依字一一句一一章一一篇一一卷逐次解釋而成立低層的訓話、章句、j主、瓷、解、疏、說、傳,甚至更有 不泥於文句,而依義理而成立高層的釋義、通釋、通義,乃至最 高層的哲理詮釋。其詮釋可歸納成二個基型, 即各經本身在歷代 所表現的宜釋詮釋與異經彼此互釋的旁通詮釋。在中國經典詮釋 傳統中,此兩型詮釋之於經典正猶乾坤之於易,經典在詮釋中表 現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15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1
陳平坤 Ping-Kun Chen
茍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
Xunzi's Concept of “Categorization" and His Method of Realizing the “Categoriz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茍子是戰國時期繼孟子之後的一代大儒。而茍子學說,以 明辨天人之分,主張人之性惡,提倡禮義法度,重視積學而取 法後王為其主要特色。不過,在茍子學說中,異於這些特色而 實能貫通其名實論、倫理學說、以及人道理想的一大觀念一一 「類˩ '尤其內涵豐富義理,而應受到更多重視與探發。因此, 本文嘗試透過「類」字含意的分析論述,闡釋它在哲學理論層 面的主要涵蘊,同時也想藉此探察苟子所尚聖人「知通統類」 的相關教學重點。經過以文義解析起主要方法的論究之後,本文初步釐清與歸 納出「類」字在日常語意之外的哲學義蘊;亦即在茍子學說中, 「類」字具有( 1 )名實論或知識論意義的「名理」、與( 2 )倫 理學意義的「文理J '以及( 3 )政法學意義的「法理」等三大內 涵。而茍子批判「無類」、「知不能類」的人事與言論,期求實現 「知通統類」、能夠「推類」以應萬變的理想人格,就中的主體 條件,乃是必須具備專壹、虛靜的「大清明」心境;至於其養成 之道,貝IJ落實在積「學」、修「行」的種種「兼權」以「解蔽˩ 的功夫之上。
15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2
關永 中 Wing-Chung Kwan
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與莊子懇談 見道及其所引致的平齊物議
Not to Rise above the Myriads of Things, nor to Condemn Agreements or Differences──Dialogue with Chuang-Tzu on Mystical Enlightenment and its Appeasement among Entities and Controversies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是作者前兩篇論文〔i.e.〈上與造物者遊──與莊子對談神秘 主義〉《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二十二期,1999:137~172;〈獨與天 地精神往來—與莊子對談神秘經驗知識論〉《第三個千禧年哲學的展 望:基督宗教學與中華文化的交談會議論文集》〔丁福寧主編‧(臺北: 輔大,2002):105~156〕之延續,以莊子〈天下〉篇評莊學內文作為反思的起點,藉其中所提供之線索來考察莊子內外各篇之脈絡大要。〈天下〉篇作者看來在邀請讀者們站在神秘主義眼光來探討莊學;為 此,本文作者也因應地以神秘主義觀點來檢視莊子理論。本文扣緊〈天 下〉篇「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之語,來與〈齊 物論〉內容連接,從中體認〈齊物論〉之論旨。〈齊物論〉以南郭子綦之經驗作為神秘見道之典型,藉此彰顯出「平齊物議」之效用。讀者 唯有站在神秘見道的前提上體認「天籟」與冥合「真宰」,始能參悟到 得道者所臻至之「齊物」、與「齊論」之化境。
15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2
林義 正 Yih-Jing Lin
論中國經典詮釋的目的與方法──以《春秋》的詮釋為例
Aims and Methods in Hermeneut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the case of the Chunqiu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目前中國學界在西方詮釋學的激盪下,對自家傳統經典的詮釋活 動開始進行反省:到底中國經典詮釋是怎樣進行的?本文以《春秋》 的詮釋為例,論中國經典詮釋的目的與方法,並依以下各節:一、前 言,二、《春秋》經籍的詮釋體式,三、《春秋》詮釋歷程的轉折,四、經典詮釋的目的面向,五、經典詮釋的方法面向,六、結論,企圖揭開中國經典詮釋活動的底蘊。在《春秋》的詮釋學裡,要對孔子為何 作《春秋》?如何作《春秋》?是作經還是修史?方法是借事明義?還是直書其事?其意是新周還是從周?等諸問題作說明,其實這些都 關聯著詮釋的目的與方法。傳統《春秋》類的著作表現在詮釋、書法、 批評與考訂四個方面上,詮釋著眼於義,書法著眼於文,批評與考訂 著眼於文本原義與史事真實的考究。傳統對《春秋》的詮釋總是離不 開詮釋者的目的與方法,目的在致用者,其方法採取託比或見指不任 辭的方式,不免以己意解經,其失也誣,故有回歸本義之舉;通本義 與致其用往往構成經典詮釋目的的兩端,因應詮釋目的的兩端,在方 法上也就有了即事存真與借事致用二式,這便是中國經典詮釋活動的 底蘊。
156.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2
王曉 波 Hsiao-Po Wang
論中國經典詮釋的目的與方法──以《春秋》的詮釋為例
Tao Generating the Law: The Philosophy of Tao and the Law in the Four Texts of the Yellow Emperor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黃帝四經》,帶動了近三十年的戰國黃老思想 的研究。有了《黃帝四經》,學者才得以看到史稱「黃老」之「黃」。《黃帝四經》的內容正是太史公所稱「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 善,撮名法之要」的道家,是以老子的哲學整合春秋各家學術思想,而開啟了戰國的「黃老之學」。自子產「鑄刑書」、晉「鑄刑鼎」,李悝「造法經」,春秋戰國時代 成為宗法封建轉向法治專制的時代,《黃帝四經》反映了以老子哲學整 合各家學說的時代思想,影響了戰國法家慎到、申不害、韓非。
157.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2
蔡耀 明 Yao-Ming Tsai
「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 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 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to Navigating Concepts Concerning the Doctrine of Nondual Middle Way Maneuver into Buddhist Approach to UnfoldongThorough Reality of the Life World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試圖以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闡明佛法「不二中道」學說用以建構的關鍵概念,包括不二、中道、非我、無常、生滅、緣起、空性,而這些深具導航作用的概念,其意 涵的詮釋進路一經打通,在排除觀念迷航的基礎上,不僅可藉以理解 佛法以「不二中道」為標幟所要彰顯學說的基本思惟方針與實踐旨趣,而且在思惟明燈的逐一點燃下,還可藉以續航在生命世界的實相 大海。深受相對概念的影響,二分式的或二極化的思惟形態或觀點,在 日常語言、哲學思辨、宗教論說,不僅無孔不入,甚至早已鑲嵌成思 惟或觀點的基本結構,很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而難以覺察,且難以 甩脫。以檢查且揚棄二分式的思惟形態而起家的不二中道,其基本概 念與基本議題通通不落俗套,不論在哲學或宗教,都提出開創式的做法,一方面,提供獨特的眼光,從基本的結構,檢視哲學或宗教的嵌 入招式,另一方面,也開闢出哲學或宗教可以走的或許更加深刻、通 暢、或長遠的道路。本文最主要的任務,在於解明「為什麼將生命世界看成不二中 道」,「如何看成不二中道」,以及「看成怎樣的不二中道」。基於以達 成這一系列的任務為重,研究方法的工作要項即落在概念的釐清,議 題的解析,意涵的闡明,以及理路的鋪陳。在論述架構的安排,由強調不二中道和全面實相為宗教哲學或生命哲學極富創意的基本概念入手,先做關鍵概念的界說和釐清,尤其 區別於二元主義、一元主義、和多元主義,凸顯不二中道的非實體觀 念以及從根本揚棄二分式的思惟形態。接下來,一方面,避免廉價的 嫁接或庸俗的套用;另一方面,除了強調以佛教經典專業修煉的經驗為詮釋所依據的網絡配備,還特別闡明思惟的多重向度之開啟,不僅 讓詮釋工作的張力較有機會淋漓盡致發揮出來,也是抽絲剝繭地揭示 實相的一項利器。本文主幹的部分,按照非我、無常、生滅、緣起、空性、中道的 順序,這些都是佛教哲學極具特色的基本概念,串連成共構的主軸,猶如一系列導航的概念,基調在於拆解日常語言的慣用所衍生的遮 蔽、限定、或封閉,包括對象化、事物化、個體化、外殼化、區別化、概念化等問題,從而由縱貫的取向一躍而入,搭配因緣生滅變化的視角,將生命世界的實相,一層又一層揭露開來。在這一連串由基本概 念接續運作的進程,一棒接著一棒,登向巔峰的,正好是不二中道,亦即,拆解相對概念的區別化,從區別化的對峙與桎梏掙脫而出,傾 全力打通緣生緣滅的接連環節,進而趨向覺悟和涅槃。若以佛教解脫 道骨幹經典的《阿含經》為依據,不勝枚舉的經證在在顯示,不二中 道藉由非實體觀念,從個體的閉鎖獲得釋放,並且藉由非二分式的思 惟形態,從周遭邊界的封閉得到釋放,以如釋重負的姿態,心無旁騖 地導向縱貫的因緣生滅的變化之流,生命世界的實相就這樣一一豁顯而出。
158.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6 > Issue: 32
陳平 坤 Ping – Kun Chen
《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感應思維
The Thinking of Resonance (Kan-Ying) in Lu Shi Chun Qiu and Huai-nan Tzu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是秦漢時期以道家哲學為主軸的兩部 重要典籍。本文扣緊「感應」思維、以及其所涉及的義理問題,嘗試 分析與探討呈現在這兩部著作中的感應論述,而希望能對這個議題展 開稍進一步的思索。本文首先解釋「感應」觀念之義涵,接著指出感應思維所關注的 哲學問題重點,然後以此理解為背景,開始分析《呂氏春秋》以「類 同」為基本規定的「精氣」感應論述,以及探討《淮南子》從氣類相 動到天人感通的感應思想,並且重點指出繼承《呂氏春秋》的「用意」、致「誠」等,足以獲致感應最大效果的主體修為之外,而為後者所較詳細強調的「無為」、「虛靜」等功夫涵養。最後,本文則是針對與感 應思維有關的「歷時性」(Diachrony)與「同時性」(Synchronicity) 二概念,進行初步論究,藉以揭出在感應思維之領域內所可能開發的 其他研究課題。
159.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7 > Issue: 33
傅佩 榮 Pei-Jung Fu
《老子》首章的文義商榷
The First Chapter of Lao 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老子》首章的斷句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本文依據帛書本《老 子》,並參考王弼注本,斷其內文為「無名,有名」,「無欲,有欲」, 並且申論其義理之合宜性。目的是希望學術界研究《老子》者,今後 能在ㄧ可靠的文本上進行深入研究。
160.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07 > Issue: 33
杜保 瑞 Bau-Ruei Duh
朱熹形上思想的創造意義與當代爭議的解消
The Metaphysics of Chu-Hs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本文討論朱熹形上思想,說明其有繼承北宋儒學的必要性及義理 創作的特殊性,更有與其工夫論不同思路的獨立性。首先討論勞思光 先生及牟宗三先生對朱熹的批評意見,對於勞先生的心性論中心之解 釋架構對朱熹存有論義的形上學的批評,指出勞先生的心性論中心亦 須包含形上學議題之意旨,而朱熹之形上學意見可以不混入工夫論 而有其獨立意義。對於牟宗三先生以朱熹存有論不負擔創生實踐功 能,指出牟先生的問題意識是工夫實踐以至境界完成而非存有論思 路,而朱熹是在談論存有論,因此不必受到這樣的批評。其次討論形 上學概念在當代學界的使用定義,藉由區分實踐哲學的功夫境界論及 形上學的宇宙論本體論和存有論的概念使用意義,以說明朱熹形上思 想遭受批評的原因,並為朱熹澄清。接著說明朱熹特殊具有創造性意 義的存有論形上學觀點,討論朱熹的理氣概念架構以說天地萬物的存有論架構,指出這是特殊的形上學論題,並毋須與工夫論議題混為一 談。並就人存有者而言,說明朱熹以性善說為宗旨說本體論及人性論、 並藉性氣結構說人的為惡現象、以及在人的氣稟限制中說命定論、及 朱熹對整個儒學史的人性論理論意見之重整系統、最後落實於以心統 性情說以確立道德實踐主體的存有架構,文中指出這一部份的討論正 是朱熹集北宋儒學之大成,並最能徹底解決儒家性善說的形上學問題 的創作系統,應予清晰解讀及準確理解。本文藉由形上學問題意識的 釐清,來說清楚朱熹所談的形上學問題,用以區隔朱熹工夫論的發言,並避免當代學者從工夫論進路批評朱熹不如象山及陽明學的意見。